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教研动态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毛杰发表讲话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人事处处长杨光宣读文件
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做表态发言
省教育厅领导与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揭牌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服务保障水平,2022年5月31日,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暨干部宣布大会。
毛杰指出,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成立69年来,在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全厅中心工作和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省委省政府“十大战略”之首“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提出,对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发挥专业机构、专业化人才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组建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河南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一项重要举措。
毛杰强调,课程与教学已成为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关切与终极实践,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要在今后的基础教育、教研事业发展中,紧紧抓住“课程与教学”这个牛鼻子,加强基础教育全方位的研究与指导,握紧拳头、形成品牌、聚焦核心职能,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厅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巩固和发扬优良传统,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共同打造好维护好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毛杰明确,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要牢牢把握重塑性改革的历史机遇、战略机遇,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把准功能定位,以正在做的事情为基础,以肩负的使命为依托,按照专业性、技术性、研究性定位,强化公益属性,重塑职能体系,为科学治理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满足现代化河南建设对“事”和“业”的新要求;立足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做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突出位置,时刻把“国之大者”“省之要者”铭刻于心,深刻认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教研转型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立足国情省情教情,做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深入理解河南教育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河南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构建高质量的教研体系和教育体系,主动服从于、服务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努力提供更加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立足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做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加快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和育人体系完善,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静态学习转向学科实践,持续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发挥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协同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立足传承创新我国教研工作的宝贵经验,做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广泛汲取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宝贵经验,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不断创新教研机制和教研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毛杰要求,机构重组后,要倾心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系统的服务,落实“双减”政策和省委“书香河南”部署的内在需求,锚定“双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考试、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途径。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开展省级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示范区和实验区(校)建设;开展专题研究,加强作业评价理论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形成全社会支持“双减”的浓厚氛围。锚定“双提(提高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育人实效。以河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为抓手,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教研壁垒,搭建理论与实践桥梁,全面提高教研、教师队伍研究、指导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工作机制,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高课堂实效。要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学指导与服务,特别要持续开展农村调研送教活动,多元路径助力乡村教师发展,助力破解“乡村弱”难题,促进区域优质均衡发展。锚定“双改(落实教材改革,深化教法改革)”,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加强国家课程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实施工作。深入研究学科教材,厘清学科育人价值,建构学科内容结构体系,将育人理念落实到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加强地方课程研究,强化学校课程建设指导,丰富学校课程育人路径,引导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用双改的成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锚定“双考(加强中考研究,加强高考研究)”,把握正确价值导向。加强“双减”“双新”背景下中考、高考命题研究,增强中考、高考命题对教育教学的导向、诊断、评价和激励功能。加强教育部中考试题评估意见的分析解读,保障命题正确方向,提高命题质量,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理念、地方教育管理理念、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聚焦高考综合改革,加强高考“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研究,指导学校做好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工作,切实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强化考试数据分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锚定“双评(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优化育人质量评价)”,明确教书育人方向。优化教学质量评价和育人质量评价,引领基础教育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以教学评价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育人方式改革。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创新评价手段,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以“双评”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双评”赢得人才、赢得民心。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的揭牌成立,标志着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将团结带领全省基础教育教研系统凝心聚力,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代脉搏中开拓前进,为推进全省基础教育教研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人事处处长杨光宣读省委编办关于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的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和厅党组关于干部职务任免的通知,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作表态发言。
相关文章 更多>>